close

  中新網4月25日電 BBC英倫網日前刊發自由撰稿人肖媛名為《海外生存之惑:真實的力量》的文章,記錄她嚴重的肯尼亞,文章如下:
  應該怎麼描述我所見到的肯尼亞呢? 我不想只用大家印象中的“貧窮”和“落後”來形容我所見到的這片大陸。儘管它有那麼明顯的貧富差異,因為我知道不論如何,我所見到的所謂富裕或者貧窮,都不一定是眼見為實。它,有遠遠超越我想像的美麗自然風光;它,也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正在漸漸的發展和被當地人運用中;它,由如此多不同的種族和部落組成,語言之複雜,食物也很不一樣。 和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一樣,它有錯綜複雜的多面性。它有絢麗的風景,也有不堪想像的世界最大的貧民窟。在肯尼亞的12天行程里,可以講述的事跡實在太多,很難一一敘述,所以,我想通過我所熟悉的朋友們,來告訴你一個我眼中的肯尼亞,一個或許也超乎你想像的肯尼亞。
  時尚女友
  我們此次的肯尼亞之行,目的是為了在它的第二大城市-Kisumu,幫助當地兒童建立起飲用水的凈化系統。而早在我們去肯尼亞之前,就有當地一名叫Freada(弗芮達)的工作人員和我們聯繫。 她供職於kisumu的一家慈善機構,從事慈善事業已有15年之久,她的日常工作是到當地的孤兒院,醫院或者診所拜訪,瞭解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或是幫助孤兒解決上學,生病,或者婦女生育和新生兒健康等問題。這的確是一個不輕鬆的職位,而她更要兼巨和國外的慈善組織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接待國外來的到訪者等瑣事。總之,這是一個需要事無巨細,需要有良好溝通技巧的,而且責任很重大的一個工作。
  文化
  因為事前通過郵件的聯繫,我們已經感受到這位和我們溝通的對方機構的工作人員是一位有責任心,溝通能力良好,沒有一般大家對非洲工作人員不准時和“拖延病”等印象的工作人員。可飛機到了Kisumu,當大家還是一副灰頭土臉的時候,就看見迎面接待我們的是一位穿著十分得體時髦的女性,我們著實感到有點詫異。身材瘦長的她,穿著貼身的無袖連衣裙,一雙細高跟鞋,手臂的線條緊實有肌肉。頭髮向後梳起,露出高高的額頭,搭配上和衣服顏色配套的耳環和項鏈,整套著裝和打扮顯得一絲不苟,頗為時尚。老實說,第一眼看來,她就和我印象中的非洲婦女很不一樣。我以為我會看到一個穿著非洲傳統服飾的工作人員來接待我們,但沒想到對方如此時尚,讓我不禁也對這裡的“先進”產生了好奇心。
  弗芮達在小孩長大以後再去上大學。
  然後,事實證明,我對於這裡的“先進”的想像還是太過於樂觀,在我們坐上接送我們的汽車,車剛剛開出機場大約10分鐘以後,我所見到的Kisumu這個城市的景象,就讓我吃驚到不行。我無法相信即使在眼前一晃而過的貧民窟,那裡的骯髒和破爛給我的震撼,讓我在今後每一次回想起第一次看到它的瞬間,都覺得依然無法平靜和坦然的接受那樣的不堪。
  我們這次去肯尼亞的行程里,包括拜訪三所小學,三家兒童醫院和診所,和三個當地家庭,以及走訪當地的工廠和製造車間等行程。這一路,弗芮達全程陪同,有時候,當我看到她站在那些和她同齡的中年女性身邊時,我都不相信她既是四個孩子的單親媽媽,也是一位職業女性,而她又是如何將自己的生活處理的井井有條?我也常會產生懷疑,這難道是我所認識和知道的非洲女性嗎?不得不說,事實上,在肯尼亞拜訪的更多的時間里,我所接觸的大部分女性,都是家庭婦女。因為婦女仍舊承擔著照顧家庭和小孩的責任,以及還需要負擔種莊稼等體力活,所以,她們中的大多數,顯得比實際年紀蒼老。而又因為教育落後等問題,這些婦女的生活水平仍是相當落後。
  和她們相比,我以為弗芮達出生在相對富裕的家庭,才會造成她與其他女性的不同。可細問之下才知道,她也出生在貧寒之家,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過上以當地生活水平來說,還算舒適的生活。她雖然和大部分女性一樣,在很年輕的時候生育小孩。但依然有勇氣在小孩長大以後,再去上大學。我不知道,我應該選擇相信我所見到的非洲的哪一部分?它的開放和發展?還是它的貧窮和落後?它們同時鮮明的存在著,以至於讓人無法相信如此大的反差可以同時存在在一個國家裡。
  前一秒,我還在告誡自己,不要將自己狹隘的想像用在和當地人的交往中,但後一秒,當我在訪問的兒童癌症醫院里,得知我訪問的媽媽,她從13歲起就開始生育,並且現在有一個3歲的癌症患病女兒時,那些從前我所有的生活經驗加在一起,也不足以應付當下的對話訪談。尤其,當我看到那麼多躺在病床上的兒童時,無力感傾瀉而來。我感到自己力量的渺小,渺小到覺得不論自己做什麼,也不足以幫助那麼多的病患兒童,甚至,渺小到不能說服自己相信,這樣的傷痛和貧窮的情景會在短期內得到解決。
  勇敢的女性
  在這次的訪問中,我也瞭解到,即使是在當今的非洲,婦女的地位仍然受到許多的制約和限制。可是,也仍然有很多的勇敢的女性,她們在艱苦的環境里照樣生活的落落大方,坦然有自信,不光弗芮達, 讓我印象同樣深刻的還有米歇爾。奧巴馬兒童醫院(以美國第一夫人贊助和命名的兒童醫院)里的女性醫生和護士,她們接受過相對良好的教育,有能力幫助其他的婦女,以及對她們宣講基本的衛生和健康教育。在這些女性身上,我看到了一種開放和堅韌的力量。一種在艱苦的物質條件下,依然可以讓自己生活的“富足”和健康的力量。她們身上,有過去我所見過的女性們身上所沒有的美麗和堅韌的容顏。
  從這些女性身上,我所受到的教育和震撼,遠遠超乎想像。在我雙腳真正踏入非洲之前,我無法將在那裡的生活和我的人生和生活聯繫在一起。我甚至也不知道如何回答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最初的想法很簡單,我僅僅只是希望自己不要被狹隘的世界觀所困,總覺得無論何時,都應該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說來說去,我的世界中心仍只是圍繞自己的。12天以後,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了一些別的體會,我發現我可以幫助別人,也因此,我的生活里多了一些簡單快樂的力量。
  在這12天里,我產生過許多的情緒,為被受到貧窮折磨的人感到不公,為受到艾滋病和癌症病痛到兒童感到心疼,為被中途輟學到孤兒感到無奈,也為能順利完成學業的小學生感到開心。是的,我所見到的每一個人,拜訪的每一個家庭,在醫院里慰問的每一個病患兒童都可以讓我瞬間產生很多的情緒。我被這些情緒困惑過,但是唯一最堅持的就是,我告訴自己:I just can’t walk away。我想要將我正在做的這件幫助兒童喝上乾凈水的事情堅持做下去。
  在我回到倫敦以後,當我看到身邊的這些女孩子們,以及包括我自己,我才意識到我們的生活有多富足。我們擁有的這麼多的美好,擁有許多生而就有的權利。但這些美好對於那些我在肯尼亞見到的女孩子來說,她們從未聽說,也從未享用過。我無法告訴她們擁有這些美好是一種什麼感覺,就像我無法告訴你們失去這樣的權利是怎樣的一種掙扎。但它對我個人的意義來說,就是,這樣的所見所聞,讓我在今後生活的每一天里,更加感激和珍惜我所擁有的一切。而我多出來的一點幸運,我願分享給那些遠在非洲的女孩們,儘管我也可以選擇不聽不聞這些令人悲傷和絕望的故事。
  遠方的牽掛
  時空的轉換,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在我們離開倫敦不到24小時的時間里,在到訪肯尼亞的第一一間孤兒學校里,我眼前所見到的一切就可以顛覆我從前的價值觀。或許那間小小等教室里那40幾位孤兒的命運不會因為我們的到來就發生改變。然而,我卻因為眼前這些孩子們的生活軌跡和他們的一言一行,他們的眼神里透露出的信息,讓我意識到一種無聲也無奈的震撼 力。所以,幾乎從來到肯尼亞的第一刻開始,就決定將我們所做的事情堅持下去。
  這片土地,它的貧窮是真實的,它的富裕和舒適也是真實的,它,充滿了無奈,也充滿了生機。它,和我去過的任何國家和地方都一樣,是由一個個鮮活的人和動人的故事組成的。它,沒有被過去的貧窮和疾病所打倒,也正在努力的建設著一個新的國家(註:肯尼亞過去為英國殖民地,50年前擺脫殖民成為獨立的國家,2014年為肯尼亞建國50周年紀念)。這裡的人甚至有著更堅韌和鮮活的生命力,但它也習慣被外界賦予貧窮和苦難的想像。
  記得最後一天在肯尼亞,在飛機啟程返回倫敦之前,在首都內羅畢的機場大廳,回頭去看這12天的旅程,覺得在這片土地上經歷的一切,以及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是那麼不真實。最後,我們還是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那裡,帶著對這片土地複雜的情緒,以及對當地人深深的想念。如果不親自來看到這裡,我無法想象出這塊土地的神奇和美麗,如果不是因為和當地人深入的接觸,我無法想像這裡生活的艱苦和堅韌。我以為可以將自己看到的肯尼亞寫出來,到最後,卻發現所有的言語描述都顯得蒼白,而我只不過是在我從前認為的不切實際,天馬行空的想像天空里增添了一些真實的記憶。  (原標題:旅英華人眼中的肯尼亞:充滿了無奈也充滿了生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xjihdlmewdk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